阅好看2020-11-24 07:46:58
对于一个女人来说,生产的时候是最痛苦也是最脆弱的时候,她要忍受身体的疼痛,在陌生的环境下,面对冰冷的机械和不认识的医生,她需要一个依靠来挺过这个艰难的时期,而这个依靠除了丈夫以外别无他人。
有个这样的老公
到底有多可怕?
自从宣布怀孕喜讯后,熊黛林就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,每每在微博上分享生活,都充满了岁月静好、一切安乐的景象。
但在近日,熊黛林却意外发了一条“火气十足”的微博。
没文化,真可怕!凭什么这么重要的决定权要交到这种愚钝的男人手上?怀胎十月本来就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,临了还要逼着产妇体验十级痛楚!难道女人就没有自主权吗?
她转发的是一则关于产妇分娩的新闻。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,26岁的产妇小辰(化名)进入产房待产,宫口才开了2指,小辰就痛得忍不下去了,提出要无痛分娩。
面对痛得死去活来的妻子,丈夫却拒绝在无痛分娩同意书上签字,只因他认为,上麻醉对小孩子有影响,对大人也不好。
在麻醉医生的多番解释下,丈夫怎么也不肯改变自己的决定,痛到无助的小辰只能对着丈夫大喊一句:“我恨你一辈子!”
@轻听心雨: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就恐婚恐孕。结婚前以为他是人,怀孕了发现他畜牲都不如。孕妇特别无助,还让她心寒还让她绝望,出来就离婚吧。
@今天_星期8:为什么一定要家属同意,产妇又不是没有行为能力。
@longlinlin777:这种男人应该马上离,不是无知的问题。就比如说最危险的时刻,一个未出生娃儿的命和老婆的命,他毫不犹豫的选了前者。呵呵,还留着干嘛?
我们不知道这位坚强的母亲最终生产结果如何,但有一点是清楚的,只有在生孩子的时候,才知道你嫁的是人还是畜生。
产房:人与魔鬼的分界线
如果说教堂听过最多忏悔,那么产房就是看清最多人心。
在产房外,你能看见世间百态。有人生产全家陪同、有人孤身一人,也有人被推出手术室无人关心,还有的人再也没能走下手术台。
产房不仅是女人的一道难关,更是鬼门关。
2017年8月,26岁的陕西产妇马茸茸,因难忍分娩时的疼痛选择跳楼自杀,带着她还未出世的孩子,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在跳楼事件发生后,医院和死者家属就跳楼原因陷入“罗生门”。医院称是家属拒绝签字同意剖腹产,而家属则说是医院拒绝为马茸茸剖腹而坚持要她顺产。
但无论事实如何,无论马茸茸的动作是痛得下蹲还是请求下跪,她已然再无力进行顺产。但作为产妇,无人尊重她的意见,本应由自己掌握的生命,却交到了医生、丈夫这些旁观者手里。
2016年,一部关于生育的纪录片《生门》通过直接的镜头语言,展现生命的诞生和产房内外的人情冷暖。
李双双是一个年轻的妈妈,她的孩子现在已经28周,被判定为“发育迟缓”。对此,奉行“优生优育”的家属坚决要求引产,不要这个孩子。
医生表示,28周相当于一个有生命的个体,况且孩子的情况还有可能改善。但丈夫一家人坚持引产,因为他们想要个健康的孩子,不想要一辈子都是拖累的后代。
宝宝早产后,医生拿着单子说:“你们救不救,救就去交一万。”经过一番权衡利弊,一家人心不甘情不愿地交了钱。也许是宝宝察觉到家人对他“不欢迎”的态度,没过几天就离开了人世。
而在这个决定过程中,产妇李双双没能说上一句话。
你知道无痛分娩吗?
之前看过一则新闻:
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,在榆林产妇跳楼事件后,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公益活动。活动上,他们举行了一个小测试。
他们让一些准爸爸体验了一下:生孩子到底有多痛?
体验仪共有10个档位。
第一、二级,准爸爸们只是说腹部有轻微震动;
第三级,开始感觉麻麻的;
第四级,好像被人用手掌拍打肚子;
第五级,感觉有拳头打在肚子上;
第六级,疼痛进一步加深,但勉强还能咬牙坚持;
第七级,才刚开始,这些大男人就疼得叫出了声,大喊“停停停”。
他们中承受能力最强的,也只能体验到第七级疼痛。
那么这些即将上手术台的准妈妈们呢?
她们即将面对的疼痛,除了10级,没有其他的级别可选,也不能像这些大男人一样随时选择叫停。
她们在如此无助下,只能硬着头皮上。如果此时还得不到足够的安慰和体恤,反倒只是一句:你忍着。
随随便便来个10级痛,你说忍一下。不好意思,我不知道怎么忍。
有本事,你来忍一下!
为了减轻产妇的负担,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,终于有一天,无痛分娩普及开来。
女人们还没来得及高兴,家属拒绝签署《无痛分娩同意书》的消息就已经传来。
可气的不是他们害怕无痛分娩有危害,不签,而是他们明知道没有危害,仍然不签。
他们坚持不签字的理由无非两个:
1. 疼,你忍一下就过去了啊。
2. 他们根本不了解无痛分娩,秀才遇到兵。
很多人认为,生孩子疼,是天经地义的!
可是,没有人能回答,为什么生孩子就一定得疼,而且这种痛苦,还得是天经地义的。
我们明明有不痛苦的方法,它可以帮助产妇减轻痛苦,为什么还要执拗地故意让她们去受罪?
原因是,无知,以及无知带来的不信任。
作为准爸爸,在妻子进产房前,对基本的分娩知识做些了解,这是最起码的责任。
不然,你真的以为,父亲的唯一职责只是提供一颗精子吗?
稍微做点研究的人,就会知道:无痛分娩并不会影响产妇和胎儿。
我们目前最有效且普及度最高的无痛分娩,都是椎管内麻醉。这是一种安全性高、镇痛效果明确的麻醉方式。
麻醉师会在产妇的腰椎骨缝中插入一根细导管,在生产过程中,会根据产妇的情况,持续利用镇痛泵给产妇供给低浓度的麻醉。
如图可视,麻药是直接注射到母亲的椎管,而不是静脉注射,药物很难通过胎盘再去影响胎儿。
再从麻醉浓度来说,无痛分娩使用的阵痛麻醉药物浓度仅为0.125%。
是普通剖宫产局部麻醉药物浓度的1/6-1/7。
这种浓度,在临床上没有任何危害,而它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。
由于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不同,但通常无痛分娩后,产妇的疼痛基本可以控制在4-5级,有的甚至可以到0-2级。
这种分娩方式,不仅可以大大减轻产妇的痛苦,还能让她们保持体力去配合助产士,从而加快整个生产过程。
对于孩子,对于产妇,对于外面焦急等待的家人,都是好事的事,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决绝地say NO?
别让悲剧重演
我们最传统的分娩方式,是顺产。临床也显示:顺产的孩子,经过母亲阴道的菌群感染,出生后免疫力会大大增加。
但是你知道中国的剖宫产率为多少吗?高达45%。同比,西方国家一直控制在15%以下。
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产妇矫情,而是人家的无痛分娩普及度高。
在欧美等国家,无痛分娩比例高达80%以上,而在中国无痛分娩不到10%。
浙江省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胡双飞也曾说:中国的剖宫产率高,很大原因在于产妇对于经阴道分娩疼痛的恐惧。
产妇恐惧疼痛,家属拒绝无痛分娩和剖宫产。这种本质上的分歧,还不知道要酝酿多少社会悲剧。
我们以前说,无知者无畏,但今天我想说,无知者注定要交智商税。
这些赤裸裸的社会悲剧就是我们交的智商税。
科技和医疗的发展日新月异,我们能否敞开怀抱,去拥抱新事物。而不是在固步自封里,不问新知,顽固守旧。
我们已经无力再承受产妇跳楼之类的悲剧,善待女人请从善待产妇开始。
-END-
信息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点点赞赞,你就瘦五斤哟